
第二部曲:“養水”產品介紹
“發酵碳肥”
【適用對象】水體;適用于所有水產養殖模式;
【產品定位】“發酵碳肥”定位為“維護水體乳酸菌相”和“維護菌藻平衡”(既培菌又培菌,但側重于培菌),是現代高密度養殖中不可缺少的環節,是維護水體生態平衡的“物質基礎”,其重要性用一句話來形容:“少什么也不能少了它”,其他的可以偷懶,但制作“發酵碳肥”不得偷懶。
⑴ 作為“維護水體乳酸菌相”的主要碳營養來源;
⑵ 作為維護“菌藻平衡”的全價營養調節劑,
⑶ 針對不同的池塘條件,選擇不同的“發酵碳肥”;
⑷ 最佳使用方式是天天潑灑,其次是隔3天潑灑。
【主要成分】“強微豆粕發酵劑”的主要成分:高效破壁酶、復合酶制劑、糞腸球菌、屎腸球菌、酵母菌;
【產品規格】250克/包,50包/箱。
【使用方法】
⑴ 幾種“發酵碳肥”的制作方法:
① “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”的制作(適用于早春或水偏瘦的水體):1包強微豆粕發酵劑 + 1包強微靚水素 + 75公斤小麥麩(或精米糠) + 500公斤水+紅糖(或葡萄糖或白糖)25公斤,夏天發酵2~5天,發酵到PH4左右即可,密封于陰涼處可保存一個月;味極酸有酒味,保存時間長后有些臭味是正常現象;
② 高碳氮比的“發酵玉米液”制作:(適用于藻相濃厚,夏季高溫,以及PH極高的水體):1包強微豆粕發酵劑 + 1包強微靚水素 + 75公斤玉米粉 + 500公斤水+紅糖(或葡萄糖白糖)25公斤,夏天發酵2~5天,發酵到PH4左右,即可使用,密封于陰涼處可保存一個月用完;
其中玉米粉也可以用木薯粉,紅薯粉,大麥粉,高粱粉,面粉,大米或碎米(米粒不需要粉碎)等量代替;最后,也可以用3倍量的新鮮紅薯漿或木薯漿或土豆漿代替(用薯漿發酵時,相應減少用水量,只要使發酵總物料量和上述配方一致就可以);這些都是高碳氮比的原料;
最后,發酵果蔬漿,也統一歸類到“發酵玉米液”一類,并且是一種含有豐富維生素和果酸的效果更好的碳肥,例如菠蘿,柑桔,蘋果,山渣,胡蘿卜,白菜漿,西蘭花,香蕉,葡萄……等殘次果蔬都可以打漿后發酵,方法是:1包“強微豆粕發酵劑”+ 1包“強微靚水素”+ 600公斤殘次果蔬打成的漿 + 紅糖10公斤 + 食鹽3公斤,攪拌均勻,夏天密封發酵3~5天,或PH為4左右時,即可使用,密封可保存兩個月用完;
⑵ “固態發酵碳肥”的制作方法
特大型養殖水面,用液態發酵法的工作量太大,且保存期只有1個月,所以,可以選擇固態發酵法,“固態發酵碳肥”保存期長,發酵工作量小,用量也比“液態發酵碳肥”少一半,只是要求發酵時間長,分解度沒有“液態發酵碳肥”的好;
“固態發酵碳肥”的生產配方:“強微豆粕發酵劑”1包 + “強微靚水素”1包 + 200公斤小麥麩或精米糠 + 100公斤玉米粉 + 5公斤紅糖 + 250公斤水,密封發酵5~7天即可使用,嚴格密封保存一年以上,慢慢取用。
非常強烈的建議:有條件的養殖戶,可以在上述發酵料中添加輕質碳酸鈣15公斤左右,可生成優質的補鈣產物,是魚蝦優質的補鈣佳品;
如果有條件,在上述“固態發酵碳肥”配方中添加25公斤左右的動物性下腳料如肉骨粉,魚粉,小雜魚漿等一起發酵,則效果更好;
⑶“發酵碳肥”的選擇和用量(維護菌相和菌藻平衡)
① 在外塘中“發酵碳肥”的選擇:往年藻相偏濃和PH超高的池塘選擇“發酵玉米液”使用;往年藻相偏瘦偏酸的池塘選擇“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”使用;
用量:每畝潑灑1~5公斤/畝;用法:天天潑灑1公斤/畝/天,或者每隔3天潑灑1次,1次潑灑3~5公斤/畝;
② 在江蘇如東小棚和福建冬棚養蝦中:氨氮亞鹽高及PH值高時選擇“發酵玉米液”使用;指標正常和水質偏瘦時選擇“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”;用量為10~20毫升/立方米水體(養殖前期少,后期多),一天分多次潑灑的效果更好;
③ 在工廠化養蝦中:原則是碳源多樣化,例如速效碳源+緩釋碳源合并使用;前期可用“發酵麥麩或米糠液肥”3~5公斤/30立方米的池,用致密布袋裝好,吊袋3~5天再換新吊袋;后期可用“發酵玉米液”直接潑灑使用,用量為10~20毫升/立方米;與此同時,也要用葡萄糖5~20克/立方米的量(前期少后期多),用20倍水溶解,裝于吊瓶中進行24小時滴加的流加方式補充速效碳源;
判斷用量的方法:檢測到PH不斷下降時,說明碳源用量過多,檢測到氨氮或亞鹽不斷升高時,說明碳源用量過少;
工廠化養蝦中,還要關注總堿度的補充,這是一個系統生態工程:平時用生石灰粉5~15克/立方米/天 + 小蘇打粉2~5克/立方米/天,配合直接撒入養殖池中,以補充和維持總堿度在150以上;若當地水質缺鎂,必要時潑灑一水硫酸鎂5克/立方米/天以平衡鈣鎂;
⑷ “發酵碳肥”的其他用途用法
① 降低外塘超高的PH值、處理濃綠藻、處理氨氮超標的方法:用“發酵玉米液”25~50公斤/畝 + “強微生物脫硫劑”100克/畝,處理1~2次即可解決;如果伴隨著亞硝酸鹽也超標,則另外再加“強微反硝化細菌”30克/畝,進行處理;
② 處理藍藻泛濫的方法:“發酵玉米液”40~60公斤/畝 + 腐植酸鈉1~2公斤/畝 + “強微生物藍藻凈”1包2畝,進行處理即可,視情況再加強一次;
.JPG)
【原理和效果】
⑴ 水體菌相需要的碳源是有機碳源,藻相需要的碳源是二氧化碳,菌和藻對碳營養的需求和取向是完全不同的;如果缺少有機碳源的持續供應,則水體中的菌相,有可能在兩天之內就會崩潰瓦解,最終消失殆盡;
所以在現代高密度養殖中,是離不開有機碳源的,“高產養菌”,而養菌就必須用碳源,最好的碳源就是“發酵碳肥”;如果用菌卻不用碳源,就如同買了一部奔馳車,卻不給車子保養和加油,是一樣的道理;
⑵ 有機碳源分成“緩釋碳源”和“速效碳源”兩種,“發酵碳肥”是一種緩釋碳源,而糖類(葡萄糖白糖紅糖)是速效碳源;緩釋碳源,在外塘中潑灑一次可保持一天所需要的碳源的釋放;速效碳源則只用于活化產品,或緊急狀態下臨時緩解魚蝦應激用,或工廠化養殖中24小時流加;
⑶ “發酵碳肥”的制作必須用“強微豆粕發酵劑”,因為它的分解力極強,從而可以減少發酵不徹底形成的水質污染;做一個小試驗證明一下:在一個礦泉水瓶子中,加入50克完整的大米,加入“強微豆粕發酵劑”1克左右,加水200毫升左右,每天搖晃幾次,在夏天發酵24~36小時后,搖勻,大米即可分解成牛奶一般;同時你可做一個其他品牌發酵劑的對比試驗;
⑷ 強微粉絲一般都備有兩個發酵桶,一個是制作“發酵碳肥”用的,一個是制作“乳酸菌擴培液”用的;前者必須得有,不得偷懶;后者則還可以用“強微靚水素”代替;

下面是工廠化水產養殖池上,安裝一個24小時流加碳源葡萄糖5%溶液的裝置
.jpg)